2024年3月13日,体育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召开了一场关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研讨会议。本次会议一是就上学期相关教师的教学文件进行问题说明,二是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加强理论课程对运动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业成果的提升。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李新龙对教学督导检查教学文件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教学督导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检查,发现了一些教学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成绩单中比如提问成绩打分的过程痕迹不够突出,建议要更多地运用学习通,使打分过程更加具体化,明晰化。
紧接着会议开始进行第二项内容。李主任就当前学院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体育专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因此,教研室应积极探索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环节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随后,与会教师围绕如何提升理论课程对运动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展开了热烈讨论。胡柏平教授发言建议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相互结合。比如在实践运动中通过最大心率和静息心率粗略计算最大摄氧量,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但同时也提出,体育学院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与器材的缺失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比如学生在测试肺活量时由于没有仪器只能使用吹气排水的方式。范丹丹老师建议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要有实践的凭证,并拍照取证,最后在教学文件中体现。杨怀军老师建议在教学设计中,以实践为主进行设计,并提出了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来加分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随后李主任对评分细节做出了讨论。同时,有教师提出基础理论教研室可以与运动技术教研室加强沟通,互相分享课程内容,在理论中结合实践,也要在实践中结合理论。
最后,教研室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理论结合实践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要求全体教师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贡献力量。
2024年3月13日
体育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